+ 188sb.com欢迎您!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汉江文化 > 水文化研究

汉水---楚文化的摇篮

信息来源:局办公室    发布时间:2014-10-13 17:10:03    浏览次数:

李文芳


   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。展开《诗经》的首页,一条河流就从远古旖旎奔泻而来。

    汉水,地处我国中部,介于黄河、长江两大水系之间。秦岭耸立于北,巴山绵亘于南,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壮美地形。古时曾把汉水叫沔水,又称汉江、襄河,亦名漾水、漾川,全长1577公里,流域面积17.3万平方公里。
    河流与文化的诞生、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最早的人类大都是沿河而居,河流成为联系不同地域和社会的纽带。
    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华夏先民,从汉水的源头走来,并不断地发展与扩张,依靠汉水的滋养,吸纳苗蛮文化,兼融百越文化、夷濮文化、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,汲取中原文化的营养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楚民族文化---楚文化。

汉水,孕育人类生命的古老之河


    《孟子》:“当尧之时,水逆行,泛滥于中国”、“水由地中行,江淮河汉是也”。孟子是把“江淮河汉”四大水并提的第一人。他充分肯定了汉水与长江、黄河、淮河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地位。
    其实,在上古时代,华夏民族“三皇五帝”的传说中,伏羲与女娲、神农、舜都与汉水流域密切相关。女娲“抟土作人”的传说更是如同西方亚当与夏娃的传说一样美丽动人。女娲,被传颂为人类的始祖。女娲活动的地带就在汉水上游的安康,据《水经注》记载:秦安县城北面,有女娲洞,还有娲皇、凤尾、龙泉等。神农部族在汉水流域的厉山始用木制耒耜以耕田,神农氏因而闻名于世。千秋传颂的舜帝,在安康更是有着直接而确凿的遗迹。从诡秘的神话传说,到至今尚存的斑斑遗迹,都昭示我们:汉水也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母亲河,汉水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古老源头之一。
    据中国地质大学有关课题组1996年2月提交的《湖北省郧县青龙山一带白垩纪地层、恐龙蛋化石及其地质遗迹保护初步研究报告》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李凤麟教授等专家考察研究,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有数量大、埋藏浅、种类多、分布集中、保存完好的特点,距今约六千万至八千万年左右,堪称“世界第一恐龙蛋化石群”。可见汉水流域具备地球早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,孕育了地球早期的生命。
    斗转星移,沧海桑田。随着时间的推移、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变化,汉水流域的上中游地区,具备了独特、优越的地质与气候条件。不同于长江源头的冰川和黄河源头的冻土带,它有着众多的泉溪与瀑布,汉水下游则是广袤的江汉平原,即古代所说的云梦泽地带。土地肥沃,雨量充足,适合早期人类的生存和繁衍。
    从汉水流域不断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和各类旧石器、新石器文化遗址,以及对人类头骨、牙齿化石等的考证来看,汉江流域的“郧县南方古猿”、“郧县梅辅人”、“郧西人”等距今已有180多万年,早黄河流域蓝田猿人100万年左右。著名作家王雄先生在《汉江,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》一文中写到“180万年前的郧县南猿,是在汉江流域渐渐演化为直立人、早期智人、晚期智人的。他们在演化过程中不断从汉水两岸向中国的四面八方发展,直到进化成为古人、现代人。”

汉水,沉积楚文化精华的神韵之河


   “番冢导漾,东流为汉”,番冢山漾水洞涌出的汩汩泉水,东奔而去,便成就了气势恢弘的汉水。
    从汉水的源头开始探寻,顺着汉水东流的方向,细数着汉水流域古老的化石、早已风化的文物,品味着空气中似乎还残存的战火硝烟,博大精深的古老楚文化,有如潮起云涌,顷刻间便浮现在眼前,让人目不暇接。
    西周成王封楚子熊绎于丹阳,春秋初楚文王始都于郢,开始在汉水流域发展。至春秋晚期,楚国兼并了申、息、邓等四五十个小国,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。在汉水流域经济发展及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的基础上,楚文化逐步形成。
    楚国活动的范围基本上是以汉水流域为主,并向长江流域扩张。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汉代文化的重要基础及来源之一,曾对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西南、东南地区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。
    轻轻触摸久远而清晰的楚文化丰满坚韧的羽翼,似乎能够感受到它的经脉里汩汩流淌着绵绵汉水的热血。从女娲、神农、舜及禹王宫的神秘传说,到董永孝行感动仙女下凡,与其结为夫妻的浪漫神话;从九黎部落创造出的大溪文化、屈家岭文化,到随州编钟水袖折腰的舞蹈;从三顾茅庐的故事,到“浪花淘尽英雄”的三国壮丽史诗;从“上善若水”的武当道教,到伯牙五音繁会的音乐;从屈原开文学历史先河《楚辞》的呐喊,到岳麓书院“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的自豪;从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、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、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,到恢诡谲怪的美术、巫风、“长阳歌舞乡”的巴土文化;从“荜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的进取精神,到“鸣将惊人”的创新意识、“抚夷属夏”的开放气度和“深固难徙”的爱国情结,无不显示出楚文化的神秘浪漫、崇尚自由、兼收并蓄、富有激情和华丽壮美,正如清澈明亮、海纳百川、温柔恬静而又汹涌澎湃的汉水一样,既虚怀若谷、刚柔并济、端庄秀美之中透着鲜活的个性特征。
    在古老的楚文化中,最基本的价值观是“荜路蓝缕”,即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。“荜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。正是这种荜路蓝缕的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,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艰苦创业的典范。从熊绎到熊渠,疆域不断扩展,国力不断增强,楚国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。楚庄王饮马黄河,问鼎中原。正是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,楚国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夹缝中求生存、求发展,由小到大,由弱变强,创造了先秦发展史上的奇迹。
    楚昭王十一年(公元前505年),楚借秦力击败吴人,后昭王迁都今江陵纪南城,仍称郢,习称南郢,直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(公元前278年)因白起拔郢而迁都陈城止,是为楚文化的繁荣鼎盛期。这一时期,辽阔的疆域,广袤的土地,丰富的资源,以及不断增长的政治、经济机构和人口,更加促进了楚文化的发展,楚文明一如冲出峡谷的汉水,以奔腾万里之势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取得飞速发展,表现出更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,以致盛极一时。后来由于楚国的逐渐衰退,直至楚国被秦国灭亡后,楚文化也被秦文明所接受、改造,在楚人亡秦的过程中,楚文化得以部分恢复,随着西汉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建立,楚文化融入更广泛、更深入的汉文明之中。
    有学者把楚文化的主要成就概括为:青铜冶铸、丝织刺绣、木竹漆器、美术音乐、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。而蕴涵在这六大支柱之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当属“崇武爱国”的精神。
    在丰富的楚文化中,有很多例子反映了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。如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国发兵救楚,在秦国朝廷中哭了7天7夜,终于感动了秦王;楚将屈瑕战败,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,以死谢罪,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;楚武王、楚文王、楚庄王等都身先士卒,亲临战阵之中,体现了非常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。“鸟飞返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千秋万代为世人景仰。楚被秦灭时,楚人南公说: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。”这不仅是预言,也是誓言。果然不过十六七年,秦国就在以楚国后裔为主要力量的农民起义中被推翻。楚人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,超越了时空,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,代代相传。 

汉水,海纳百川的文化之河

    由于汉水流域独特的地理和地貌特征,汉水河谷自古以来就成为沟通东西的走廊。流域内的汉中盆地、南阳盆地和襄阳盆地又是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南北交往的通道。历史上南北对立时期,双方的征伐攻守主要在黄河、长江之间的汉水、淮河流域进行,争取的焦点是汉中、襄阳、寿春和徐州。楚国也因此而不断征服中原国家,并不断向东部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,使得“楚地千里”,这也让楚文化获得了与北方苗蛮文化、中部中原文化、东部吴越文化以及江淮文化交融的契机。
    东流入江的汉水,并没有因为一段历史的终结而停止东进的脚步。那潺潺的流水声,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周遭所有点滴的历史,象一位饱经沧桑而变得安稳、慈祥的老者,谈论着汉水流域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沉浮。几千年过去了,汉水涛声依旧,碧波荡漾的汉水送走了无数斑驳陆离的往事,可古老楚文化的绰约风姿却依稀掩映在奔流不息的汉水里。楚文化从汉水里走来,带着汉水的湿润与巴土的芬芳,走向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大文明之中。
    漫步在古老楚文化永远不逝的本体之中,渔父之歌谣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始终萦绕在耳旁,这既是楚人处事的哲学,更反映了楚文化能够融汇南北、兼收并蓄、包容众长的博大胸襟和可贵品质。在先秦的诸民族中,楚人的民族偏见最少,主张文化融合,强调能够融合其他民族、国家包括来自南洋、西方的文化。
    由于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人之长,补己之短,学以致用,以独立强盛为目标,因而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、多元性和务实性,而这些正是传统中华文化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之一。文化的兼收并蓄、价值观的相互包容,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。正所谓“白马秋风塞上,杏花春雨江南”、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”。海纳百川的楚文化,在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展示出清晰的身影。

    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。纵观楚文化的兴盛与消融,有如汉水之东去不复返,自然规律使然。该逝去的终将逝去,大浪淘尽英雄,留下永恒的本体,成就人们寻觅和探求的真谛。



编辑:局文体协   审核:       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地图 | 关于我们

主办单位:188sb.com 总机:0728-6435666 备案序号:鄂ICP06013766号 

网络维护:188sb.com信息中心 地址:湖北省潜江市章华南路33号(433100)